孙为民来了,在公堂旁边一个放刑具的小黑屋里。
林宝初和沈戟正在里面跟他谈小坡岭过路的事情,扶贫小队一干人等在外面听热闹。
“我劝你们想清楚了,只要我不放行,你们的东西就得烂在地里!”孙为民嚣张地喊。
“烂不了。”
林宝初语带笑意,给他算一笔账。
“丰耕县四万百姓,我地里的菜每天也就供两千多斤,这一人都分不到一根豆角,怎么会烂在地里?”
丰耕县统一耕种的庄稼还没收成,百姓们仍处于物资稀缺的阶段。
所以不管她有多少货,都是不够的。
小黑屋里短暂的安静了一下,接着突然传出一声杀猪般的惨叫。
“啊——你们这是滥用私刑!”
“孙大人,一年一千两的过路费,我们给不起啊。”林宝初无辜的声音响起。
他们确实心平气和的跟孙为民谈过,让他开价。
她让他开价,没让他狮子大开口啊。
一开口就是一千两。
这是拿准了她非这条路不可,所以漫天要价,想把她榨干。
林宝初怎么可能会同意?
于是,沈戟动手了。
“孙大人,打个折吧。”林宝初道。
孙为民不知是真硬骨头,还是视财如命,说什么都不肯打折。
“有种你们就打死我,否则我一定告到圣上面前,到时候我们鱼死网破,谁都别想好过!”
“那你告吧。”
林宝初丢下一句话,转身出去。
接下来小黑屋里的事儿太过于血腥,她见不得。
“林姑娘,那老贼根本就是个匪头啊,一千两,他真开得了口!”
屋外众人都听到里面的对话了。
“哼!我今儿算是开了眼界了,一个小小地方官,收刮自己地界的民脂民膏还不够,还想惦记其他县的。”
“这摆明了就是欺负我们没有县令,没人做主嘛!”
孙为民的心思众人看得清清楚楚。
他既不想担流放县的责任,又惦记流放县的东西。
空手套白狼,他想得真美!
君王侵城夺地都得付出血的代价,他孙为民竟然想不费一兵一卒就占丰耕县便宜。
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儿?
林宝初今天要是点头同意了,明天他又要银子又要地,把小坡岭的关卡往前推,设到丰耕县衙门口来。
到时她又该如何?
所以,此风不可长,妥协只会助长孙为民更嚣张的气焰。
“林姑娘,这银子咱不能给,打死也不能给!”
一想到他们上山下河的入户,百姓们好不容易吃上口饭,又叫别人捡了现成。
他们怎么想怎么不舒服。
林宝初冲他们一笑,“放心吧,孙为民一文钱都别想拿到。”
“走吧,咱们得重新开个会,修改修路计划。”
“改!一定要改!”
温怀袖子一挥,放言道:“就算把我盖学堂的银子填进去,也要把路给我修了,老夫还从未受过这般窝囊气呢!”
“温大人,不至于,路要修,学堂也得盖。”
林宝初原本计划七月砍收紫皮甘蔗的,现在,她得提前了。
等砍收了紫皮甘蔗,熬成糖。
他们就可以迅速回笼一笔资金,到时候,就不用担心银子的事儿了。经过扶贫小队紧锣密鼓的商讨修路计划后,终于决定,在小坡岭的左侧方开一条路,绕过去。
且这条路被放在第一执行计划里。
周舵拿着计划,连夜回村招人。
大沟村一半的村民有采石的手艺,找他们来开山修路,最合适不过。
只是路被堵了,跟城外三位掌柜的合作就多了不少困难。
林宝初又找了些人。
不惜做亏本的生意,也要把货按时按地送到三位掌柜的手中。
“山路危险,大家小心。”
大路过不去,林宝初只能多找人,一人一根担子,用挑担子的办法,走山路,把货物挑到三位掌柜店里去。
“我们晓得哩,小夫人你放心吧,我们保证把货送到!”
张强等人被林宝初讲诚信的作风感动不已,他们暗暗发誓,说什么也要帮她把货送去。
货出发后,林宝初就转身回办事大厅了。
丰耕县的百姓好像是被孙为民设卡堵路的做法气到了一样,难得全县团结一致、热情高涨。
一起对抗恶势力。
不管县衙是要盖学堂还是修路,亦或是林宝初找人砍收甘蔗。
都来了许多人。
男女老少,只要拿得动镰刀的,都去地里帮忙了。
甘蔗地里,这一头的人在砍甘蔗,那一头的人在挥动锄头种甘蔗。
无缝衔接。
林宝初一整天下来,都在办事大厅里做账,从未停下。
同时启动的项目太多,各种账单飞来,她头都要炸了。
每一笔银子,不管是进是出,都要保留根据。
天都黑了,她和朱金华还在点灯熬油做台账。
今天的一定要今天做完,因为明天还有明天的账要做。
沈戟则是在地里和糖厂来回跑,也是忙了一天。
谁都没空做饭,他只好去福客来饭庄打包了饭菜,送到办事大厅去。
“阿宝、朱掌柜,先吃点东西吧。”
沈戟放下餐盒,又去替他们挑灯芯,屋里的亮度才更亮了些。
“好。”
林宝初低头应着,手里的笔依旧飞舞个不停。
沈戟叹了口气,他不敢去抢林宝初手里的笔,只能把她剩下的账接过去做。
三人又是熬了个大夜,忙完的时候,朱金华就直接在县衙的小间睡了。
……
一个月后。
在全县百姓的齐心协力下,丰耕县全县改头换面。
他们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条路、第一个戏台、第一个书院。
在石头路竣工的这天,百姓们呜呜泱泱的全都去了。
“瞧瞧,还是咱们自己修的路好,又大又宽,走得舒服极了。”
“这一个多月可憋死我了,我可就等着这一天从咱们修的路走出去,气死丰织县的。”
他们走了十几年的小坡岭,今儿被他们抛弃了。
“你们看,原来小坡岭的路这么小,还全是坑。”
一旧一新的两条路,经过对比,小坡岭完败。
“爹,你看,这段路是我修的,这块石头上还有我刻的印儿呢。”
一个小伙子扶着他七十岁的老爹,自豪地讲述自己修路的心路历程。
“好,好啊!”
老爷子热泪盈眶,“俺儿子有出息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