露来霜往,白驹过隙。
今冬的天气,不知怎的,比去年冷了许多。
稻子、玉米收完,丰耕县就好像掉入了一个大冰窖里,气温天差地别。
如今才年底,就冷得人不愿动弹,全靠火堆子活着。
“真他娘的倒霉!这鬼天气冷得也太快了,冷完还不暖了,我家的菜种了死、死了种,咋也活不成,这可咋办!”
“呼——”
一阵寒风刮过,聚集在入城口的人们全都缩起脖子,裹着衣服背过身去。
以背迎接寒风。
“吸溜——吸溜——”吸鼻涕声乍起。
“可不是,俺婆娘连厚衣服的棉花都未续得,天儿就冷了,可冻死我了。”
“不行了,俺得回去烤火去了,这菜是种不了了。”
这么冷的天儿,出门的人都不是闲的。
他们要么是出来砍柴,要么是出来种菜、挖笋的。
但大部分人都被这鬼天气给劝退了。
“我也不去砍柴了,等明儿集市买柴烧吧。”
反正今年跟县衙种了两茬高产水稻,家里收成比往年好了几倍,买得起柴。
没两句话的功夫,入城口的人便一哄而散。
大伙儿顶风各自回家,冻得脸皮子都裂开了。
不知是老天爷眷顾,还是林宝初自带锦鲤体质。
她的九个产业园才全部完工,天气就变冷了。
九个产业园,菜棚全都搭好,猪场、鸡场、兔场也都盖了,给她的这些产业上了一道扎实的保险。
如今放眼整个丰耕县,也就她地里还是郁郁葱葱、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其他人的地就显得萧条凄凉多了。
甘蔗砍收了一个月,终于在霜冻之前全部砍收完。
糖厂也重新开工,带着甜味的柴火味道飘遍整个丰耕县。
因为天气冷,糖厂里是最暖的地方,大伙儿上工的积极性都比以前高涨。
“佳儿姑娘,再去跟林姑娘要一盆炭火吧,太冷了。”
朱金华放下手里的笔,搓了搓冻僵的手,吸着气说。
赵佳儿闻言,立刻停笔出门去要炭。
在县衙后院的柴房里,有两墙烧火用的东西。
一墙是玉米芯,一墙便是黑乎乎的炭,它们都被堆放在用竹条围起来的墙角边。
这些炭,是林宝初半个月前自己在地里挖坑烧的。
当时她读天气,虽然读不出具体温度,但接连的大风大雾让她觉得很不对劲儿。
某天夜里,林宝初突然福至心灵,第二日便叫人在收割完稻子的田里挖坑,烧炭!
这不,才得以让县衙有足够的炭火取暖。
办事大厅放了两盆炭火,开了两扇窗,门关得紧紧的。
天冷之后也没有什么百姓再来办事儿,都憋在家里,扶贫小队得了空,都埋头制作台账。
谢谈竹一个人在他的诊室,也烧了一盆炭火。
丰耕县烟雾缭绕。
“好,辛苦大家,大家都快回家吧,太冷了。”
辣椒地里,林宝初和沈戟同长工们一起,给辣椒地加盖棚子。
百余亩的辣椒地,一亩地盖两个棚子,也盖了近二百个,大半个月。
幸好有甘蔗地、池塘和其他产业园的工人来一起帮忙,否则完不成那么快。
林宝初本以为辣椒秧子长到膝盖了,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。
谁知还是败给了寒霜,才紧急加盖棚子,遮风御寒。
辣椒地的棚子简单,顶和四周都只有一层草席,单薄是单薄了点,但对已经张开的秧子来说,够用了。
“相公,咱们去木耳的棚子里看看再回去吧。”
从十一沟村的辣椒地回来,林宝初突然说。
木耳跟其他蔬菜不同,木耳对环境要求更高,特别现在又是冬天。
“好。”
沈戟把马拴在路边,跟林宝初一块跳下田埂,朝木耳大棚走去。
县衙门前的这片地,依旧种着油菜花。
只是今年油菜花长得慢了许多,林宝初都不敢打包票,这片油菜花能不能开出花来。
林宝初冷得一直吸气,寒风夹杂着一丝丝冬雨,淋不湿人,却寒气入骨,叫人难受。
到了大棚里,才觉得暖和。
他们随便走到一个木框前,掀开遮在上面的薄草席,查看。
木耳已经长得有二指大小,一朵层层叠叠的,有四五片。
能长出来的,卖相都很不错。
只是菌种不是专门培育的,野蛮生长的情况下,产量不会太高。
空的地方很多,还有一些其他蘑菇,都挤在这个框里。
林宝初把冒出来的其他蘑菇拔了,又重新盖上草席。
“太冷了,刚才下雨把我头发都弄湿了,我们一会儿去美发馆洗头吧。”她说,“洗完头顺便去看看客栈。”
美发馆是一个半月前,城东的三娘子和连婶子一起来衙门找她,跟她合作开的。
二人来时,披头散发,脸上有伤,衣服还被撕破了。
经过了解,是连婶子熬煮洗发膏被夫家人发现,夫家人嫌她熬洗发膏要买何首乌浪费钱。
于是把她从街头打到巷尾。
要不是三娘子护着,人都要打残了。
经过这一事儿,连婶子彻底下定决心,不顾家人反对,将多年的私房钱拿出来做生意。
为了护住这个美发馆,不让夫家人闹事,二人便邀请林宝初一起加入。
三人一块儿,成立美发馆。
至于客栈。
也是林宝初的产业。
丰耕县的商业,需要尽快恢复。
下着毛毛雨的冬日大街上,清冷无比,街边铺子更是空无一人。
路过时,只见店家在店里烤火,眼睛不知是被烟熏的,还是叹这生意不好做,看起来颇有无奈。
除了大街当间儿的那家新开的洗头馆。
林宝初入股这家洗头馆时,掏的就是店铺成本和设备的钱,三娘子和连婶子出人工。
当时林宝初一共盘下了七个铺子。
其中两个是用来开洗头馆的,其余五个在洗头馆的斜对面,开客栈。
“哎哟,冷死了这天儿。”“快快快,三娘子,赶紧给我洗个头去去寒,我一会儿还得回去做晚饭呢。”
“好嘞,大夫人您里边儿请。”
洗头馆门前,进进出出好几拨客人。
有的撑伞前来,有的戴着草帽,还有用胳膊挡雨往里面跑的。
但无一例外,他们嘴里都在骂这诡异的天气。
林宝初和沈戟顶着细雨,一同踏进洗头馆的门。
铺子里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堂两边的休息等候区,等候区此刻坐了几个人在聊天儿。
再往里看,就是一排六个床的洗头区,一边是男宾区,一边是女宾区。
大部分客人都会在此被服务。
当然,在铺子左侧还有三间贵宾区小间,小间用隔板隔开,草帘遮挡。
铺子右边还有个台子,是三娘子从娘家那边请来的修头匠在忙活。
大堂通往后院的小门,有三娘子的家人在帮忙烧水、倒水。
“三娘子,忙着呢。”
三娘子刚给一个客人围好胸前毛巾,正准备开洗,就听到林宝初的声音。
她回头,看到二人便立刻笑开颜。
“林姑娘,爷,你们来啦。”三娘子匆匆从手边的毛巾架上取了两条干爽的毛巾,“淋雨了吧,快擦擦。”
外头的雨细细密密下着,不大,但是真烦人。
“谢谢。”林宝初接过毛巾,“我们来洗个头,还有人手不?”
连婶子是一个人出来做生意,三娘子可是一大家子人都来帮忙。
她丈夫、丈夫的哥哥以及嫂嫂,还有公公婆婆,都来了。
三娘子把洗头的手艺教给自家丈夫、哥哥嫂嫂,有时候忙不过来,婆婆也来帮忙。
一家子,和睦得紧。
跟连婶子家,是两个极端。
三娘子及笄便嫁人了,比林宝初还小两个月。
她性格却泼辣、爱笑,有女孩儿的天真,也有妇人的成熟,大胆敢为。
小小年纪就敢替连婶子出头,还有开店的魄力,是个非常不错的姑娘。
“有!”三娘子回头,冲后院大声喊道:“当家的,快出来给爷洗头咯。”
“马上就来……”
后院的话音刚落,就看到一个相貌清爽,很有年轻活力的男子提了两桶水出来。
男子是三娘子的夫君刘力,刘力热情地招呼沈戟躺到床上去,要给他洗头。
洗头床的接水池是陶制的,下面放了个空桶,这样给客人洗头的时候,水不会溅的到处都是。
能保持店里的干爽。
女宾区满人了,林宝初还得等一会儿。
她到后院烤火去了。
能想到到后院烤火的不止她一人,还有其他客人。
厨房里砌了两排的灶,每个灶上都有一口大铁锅在烧水。
洗头店别的可以没有,就是不能没有热水,在后厨帮忙的刘家人,时时刻刻都在挑水、换水。
生火添柴这事儿,被前来烤火的客人取代了。
林宝初在一个灶前找了个位置坐下,和大家一起烤火。
“丰织县的,天色不早了,你们还不回去?”
身旁的人在聊天。
现在已经是下午接近傍晚时分,再过一个时辰就该吃晚饭了。
丰织县的人这会儿回去,还能赶在天黑之前进城。
那几个同行的丰织县人搓了搓烤得暖烘烘的手,“我是真不想回去啊,你们丰耕县比我们县好待多了。”
“是啊,这大冷的天,回去又是萝卜白菜,我都吃腻了。”
“我就想吃一口辣乎乎的东西,吃不着啊,晚上都没法儿睡觉。”
此人这话,获得其他人的一众赞同。
“这位老兄说得好,我从去年卖小龙虾那会儿就好这一口辣子了,一天不吃,真是浑身难受。”
“只可惜后来啊,佟掌柜不去那边卖了,我都吃不着。”
丰耕县有人深知其中缘由,“那还不是怪你们的县太爷,得罪了我们林姑娘,不然辣子有的是。”
林宝初默默听着,心中暗道:我谢谢你,其实辣椒也不是说有就有的。
现在辣椒除了供应她的超市之外,还要分给外县的各位代理商。
地里辣椒长出来的速度,根本跟不上大家吃的速度,特别是在天冷的时候。
她有时候想吃个小炒肉,都不敢多切几根辣椒。
县衙后院的菜园,县衙的伙房天天都在盯着呢。
“孙大人真是老糊涂,活活断送了我们丰织县百姓的前程,害得我们吃个饭还要跑这么远。”
丰织县的几人恨铁不成。
“不过话说回来,等你们县里的客栈一开,我就能常来了。”
“这位兄台,住客栈也不是长久之计,不知道搬到你们县来过日子,需要啥公文不?”
好家伙,已经有人开始考虑搬迁了。
“不知道。”一人建议道:“你可以去县衙问问啊,今儿周三,县衙有人在的。”
“我就说丰耕县好吧,还有什么周三周四的,日子算起来方便,去县衙找人也方便,这才是为公为民嘛。”
县衙实行周期制服务之后,丰耕县的百姓也在潜移默化中被影响。
他们知道哪天县衙有人,哪天公休,也慢慢在自己的生活中使用周期制。
周期制用起来之后,大伙儿才发现,日子过得比以前更明白了。
周期短,目标就更明确,也就更容易实现,日子都过得比以前有奔头。
不再像以前那样,一天天的过得稀里糊涂的。
“得,不跟你们瞎聊了,我这就去县衙问问,然后就赶路回去了。”
这里再暖和,待得再舒服,他们也不得不离开。
否则的话,晚了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。
“林姑娘,前面空了,您快去洗头吧。”刘家婆婆前来喊人。
“好。”
林宝初又暖了暖手,才起身出去前堂。
沈戟已经在冲清水了。
冲完清水,刘力还会给他把头发擦个两三遍,直到擦干为止。
这也是洗头馆吸引客人的要素之一,若擦不干头发,哪儿还会有客人上门。
不如自己买洗头膏回去洗好了。
沈戟洗好头,并未束发,安静的坐在休息区等林宝初。
曾几何时,被遗忘、被抛弃,民不聊生、若存若亡看不到一点希望的丰耕县,竟还能有这般场景。
沈戟万分感慨,也万分庆幸。
他静静地看着和别人聊得火热的林宝初,心里有什么东西被狠狠触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