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ntitled

第五十九章

刑莉和刑昭姐弟俩等了一天,腊月二十六一早,拉着准备好的各种药材去青松岭。

和两个多月前来的时候相比,路更加难走,即使他们出门的时间早,到青松岭已经天黑了。

“林阿姨,清清,我们来了。”

穆清放下手里的书,跑去开门,“莉姐姐、刑昭哥哥你们来了。”

“哎。”

刑莉潇洒地从驾驶座上跳下来,“你爸妈呢?”

“我们刚吃了饭,我爸妈他们出去转转。”

“嘿,我们一早就出门,没想到居然没赶上晚饭。”

穆清笑着道,“没事儿,想吃什么,一会儿等我爸妈回来给你煮。”

刑昭狠狠地点头,“我也是这样,根本没吃两口。”

“中午在石磨县的人民饭店吃饭,也是点了一碗面,酸菜面,连一点油水都没有,只吃到盐和酸菜的味道。”

穆清不喜欢这边的泡酸菜,只酸不香,和芒山县的泡菜相比差远了。

“吃面吧。”刑莉扭头问穆清,“蘑菇酱还有吗?”

刑莉抓着两只野鸡去厨房,穆清抓了一把高粱米撒地上,野鸡扔过去,用一个竹筐扣住。

闹了一阵,穆清乖乖地又去洗脸,刑莉和刑昭姐弟俩一人端着一大碗蘑菇酱拌面,吃的特别的香。

“想吃什么?”刑昭丝毫没有反抗,乖乖地坐到灶台前。

“真奢侈。”

“哈哈,你说的是辣白菜吧?不只是白菜,其他的比如桔梗、萝卜条呀,其实也很好吃,就是要舍得放料才行。”

刑莉一边洗锅一边说,“上次林阿姨给我们的蘑菇酱带回去,本来我和刑昭,还有外公外婆分了,我带去宿舍叫姐妹们发现了,当时就给消灭了。”

穆清打量两只半死不活的野鸡,“这就是传说中的飞龙?看着不像是野鸡,倒像是鸟?”

穆清唇角微微翘起,“其实这边的腌菜还是挺好吃。”

刑昭说,“我知道你射箭准,射箭准这个也难抓,机灵得很。”

咳咳,至于第二天早晨偷摸回家偷外公外婆的蘑菇酱就不用说了。

伸出手指点了点野鸡顶上的呆毛,“夏天好抓吗?”

“明天咱们弄来吃。”

穆清笑着说,“巧了,我们家明天要吃鹿肉,再加上飞龙汤,吃的有点太好了。”

“什么好东西?”

刑莉和刑昭打开后车门,一麻袋一麻袋的药材拖进屋。

穆清皱眉,嫌弃地瞥她的手,“我洗脸了。”

“晚饭一会儿再说,等我们先把东西拿下来。”

“我妈说,等明年我们家也试试腌制。”

“有,我和我妈吃的不多。”

刑莉和刑昭深有同感,“泡菜怎么能不放花椒、辣椒、冰糖、大料?”

刑莉推了弟弟一把,“奢侈不奢侈也是明天的事情,去烧火,先做晚饭。”

刑莉捧着她的小脸揉捏,“真是个贴心的小妹妹呀。”

“你知道这个?”

刑莉拍拍手套上的灰,笑着说,“上次你给我的冻疮膏好用,想拜托你帮我再弄点。不白劳烦你,给你带了好东西。”

“不好抓,这种野鸡一般在深山活动,在近山很难碰到。”

刑莉冲弟弟使了个眼色,“站着干嘛,去后头把飞龙拎下来。”

一大碗面干完,刑昭还去盛了半碗面汤,这一顿饭简直完美。

其实穆清那里就有新鲜的大白菜,也有辣椒粉、苹果、梨这些,就是缺其他几味调料,这才没有动手。

“知道,听后勤部的人说过,说这种野鸡炖汤特别好喝,叫什么飞龙汤。”

穆清指着厨房靠墙的柜子,“里面还有两坛子,你们走的时候带一坛走。”

刑莉哈哈大笑,“我的手刚洗了锅,麻烦你再去洗个脸。”

“找你帮忙,大部分都是做冻疮膏的药材。”

“嘿,运气还真好。要是明天吃鹿肉,那飞龙用来炖养生汤吧。”

“吃鹿肉呀,哪儿弄来的?”

“你知道我就不多说了,这个玩意儿不好抓,活的就更加难弄了,我也是运气好,出任务回来的时候和小姐妹碰到,抓了个正着。”

“山上捡的,不大的一只野鹿,我妈准备肉用来包饺子,骨头拿来炖汤。”

穆清一闻就知道是什么东西,“怎么送来这么多?”

边吃边聊,这都吃完饭了,穆清爹娘还没回家。

烧炕的锅里有现成的热水,刑莉和刑昭姐弟俩洗漱完之后,两个大人才慢悠悠地回来。

看到院子外面熟悉的车,林玉说,“肯定是刑莉他们来了。”

今晚的月光亮,地上的积雪也亮,穆继东看清楚车牌,笑着说,“这个是部队的车。”

“傻不傻,现在除了公家,难道还有私人的车?要是私人能买车,你闺女怕不是要掏几根人参去卖,换一辆车回来。”

两夫妻笑着进屋,果真看到姐弟俩。

“穆叔好,林阿姨好。”

“哎,怎么来这么晚?”

“别提了,路上的雪厚,太难走了,生怕路滑摔下山去。”

“怎么危险?那你们回去可要多注意着。”

“还是大卡车好走一点,车子重,压的实,没有小车这么容易打滑。”

也是因为冬天的时候,这个地方的小车没有那么好使,他们才能轻易托关系借到车。

“吃了饭吗?”

“刚吃了,蘑菇酱拌面。”

“那好,明天咱们弄好吃的。”

穆清跟娘亲说,“莉姐姐拿了两只飞龙过来,说可以拿来做养生汤。”

“那好,你们什么时候走,到时候做了你们带回去,给你们外公外婆尝尝。”

刑莉撒娇,“我外公外婆上次吃到养生汤,夸了林阿姨好久。”

林玉笑着道,“合味口简直太好了。”

说了会儿话,时间不早了,安排好晚上怎么睡觉,大家都上炕躺下。

刑莉挨着穆清睡,小声说,“对了,你读书的事情我去学校问过了,你这样的特殊的情况可以去学校报名,平时不用去上课,期末参加考试就行了。”

穆清嗯了一声,“我猜应该也行,这个时候学校操作还是很灵活,你看我爸都拿到高中文凭了。”

“有文凭好呀,有文凭,职位上去了,跟同职位的人竞争,希望才大。”

穆清默默点头。

因为去白水河捞鱼,穆清和后勤部的人也慢慢熟悉起来,有时候散步都能去他们那边走走,也听到过很多八卦,比如,她爸是青松岭驻地,团长这个级别文凭最高的人。

廖师长读过私塾,没有具体的文凭好判断。但就穆清来看,廖师长勉强算得上文武双全,比她空有文凭的爸爸更有学识。

穆清小声问,“莉姐姐,你当兵之前都上大学了,怎么还……”

“你想问我怎么现在还是个连长?”

刑莉笑了笑,“很多原因吧,一个是我外公外婆舍不得我冒险,没有像穆叔叔那样的大功劳,很难升职。还有就是,我想正经当兵,而不是去搞后勤、做文书之类的工作,女人嘛,和一堆男人竞争,本来就没有多少优势。”

不少人都明里暗里跟她说过,有她外公外婆在,但凡她能放下执着,去做一些辅助类的工作,早就升职了。

刑莉就是不愿意,她就是想活跃在前线,贡献自己的青春。

“我在做自己热爱的事业,即使作出的贡献微不足道,我也甘之如饴。”

刑莉给她掖了掖被子,“明天咱们再聊,睡吧。”

穆清闭上眼睛,想着莉姐姐的话,她和她,真的是两种人。

她只顾自己,顾自己的家人。除非是顺手就能帮忙的事情,否则她绝不会多费心费力,更不要提跟莉姐姐一样,克服万难也要走在理想的道路上。

第二天早上起来,吃了早饭,穆继东跟媳妇儿在厨房忙活,收拾那头野鹿。

刑莉和刑昭姐弟俩,在堂屋整理药材,穆清再进行配制。

来之前,刑莉还怕穆清不同意,没想到穆清一口就答应了。

穆清首先说明,“弄的太多了,估计今天做不完。”

“做不完也没关系,能做多少做多少。”

刑莉和刑昭姐弟俩一个劲儿的干活,累的额头都冒汗了。

“爸!”

“哎,闺女,什么事?”穆继东在厨房应了一声。

“那桶冻疮膏我记得还有好多吧。”

“分了一些给团里的人用,也没有多少了,大概还有小半桶。”

“那剩下的小半桶别动,给莉姐姐他们带走。”

“行,不过先说好,后面你得给我再弄一点。”

“那没问题。”

刑昭擦了一下汗,笑着说,“小半桶是多少?”

“额~大概有几斤?或者十几斤?”

“那肯定够我们用一段时间了。”

刑莉踢了弟弟一脚,“别偷懒,先把手里的活儿干完,能多做点带回去也好。”

刑昭躺下了,“让我休息休息,手臂都累麻了,咱们下午再弄。”

这次拉来的药材已经消耗了三分之二,穆清觉得差不多了,剩下的药材等她有空再做。

过了会儿,穆继东在后面喊,“收拾收拾,准备吃午饭了。”

“好!”

一头不大的野鹿,收拾出来肉也不少,骨头炖成汤,肉做成圆子,还切了一块儿炒土豆片儿。

菜一端出来,太香了!

刑昭迫不及待地拿去筷子,“这个味儿真馋人,和猪肉就是不一样哈!”

“快吃,快吃,喜欢吃就多吃点。”

除了林玉娘俩,桌上三个当兵的,那个胃口真不小,一大锅米饭,就着炒土豆片、骨头圆子汤,收拾的干干净净。

吃得太饱,更不想动了,刑昭一下躺倒在炕上。

刑莉也懒得说他,洗洗手,也去穆清屋里睡一会儿。

穆清一看,好家伙,要用冻疮膏的人都不着急,她着急什么?

转身回屋,也去午睡了。

午睡睡醒,起来继续忙,等到晚上折腾出半桶冻疮膏,和家里剩下的小半桶,叫他们明天一起带走。

除了冻疮膏,用飞龙做的养生汤,林玉留了一锅,另外一锅给刑莉带走,还有蘑菇酱,也分了一坛子。

刑莉不好意思道,“我们这跟来打劫的土匪一样,来一趟,拉好多东西回去。”

林玉笑了起来,“都是一家人,别见外。”

“行,外道的话我就不说了,穆叔叔、林阿姨,清清,咱们年后再见了。”

“年后见。”

送走,刑家姐弟,穆清深吸一口,天上的太阳看着挺热烈,阳光洒在身上,却不怎么暖和。

“爸,我们去山上转转吧,说不定能捡到飞龙。”

“想什么美事呢?”

穆继东嘴巴上嫌弃闺女,还是老老实实穿好衣裳,带闺女出门。

林玉也想去,穆清不让,“上山的路不好走,我爸再厉害也不能一次背我们两个吧。”

林玉脸蛋一红,瞪了闺女一眼,“你们最好能捡只野鸡回来,要不然中午的飞龙养生汤就没有你们的。”

穆清信心满满,“肯定能捡到。”

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了,大门口站岗的亭子外面挂上了红灯笼,很有要过年的气氛。

穆清拉着她爹的手,吸了吸鼻子,“咱们过年不回家,婆婆爷爷肯定想我们了。”

“你想不想他们?想回去?”

“一般想吧,不想回去,我就想跟你和妈妈一起。”

穆继东笑着摸摸闺女的兔毛帽子,“好闺女。”

走到山脚下,穆继东蹲下`身,穆清一下扑到爸爸身上,爸爸背着上山。

穆继东早习惯了负重行走,背着闺女在雪地里走,一点都不觉得吃力。

“爸,往里边走走,走左边,这边的脚印太多了。”

“行。”

父女俩换了个方向,左边上山的路更不好走,但是好像没什么人来,雪也是干干净净的雪,连一个脚印都没有。

穆清很快发现了一个黑点儿,“爸,那是什么?”

“走近看看?”

穆继东喘了口气,背着闺女,脚下的雪地发出叽咕叽咕的声音,穆继东走过去,用脚踹开面上的雪,露出完整的黑色羽毛。

“眼神不错,捡到一只了。”

穆清嘿嘿一笑,赶紧收起来。

“再往那边走走。”

“走吧。”

父女俩在山上转悠到快中午才下山,穆继东一手拎着一只野鸡,站岗的小战士笑着说,“穆团长收获不错呀。”

“还行,还行。”

路过廖家,廖昌岭刚从办公室回来,“哟,捡到野鸡了?”

“都是运气好,捡到两只。廖师长要不要,要就拿一只回去炖汤。”

廖昌岭哈哈一笑,连忙摆摆手,“你自己拿回去吃,我家不缺这个。”

王婶子是个有计划的人,才下雪的时候就买了不少母鸡回来,收拾好了冻在后院的雪堆里,家里的鸡肉吃到开春去没有问题。

“我们家今年来的晚,没准备,明年我们也照着您家多买些母鸡回来。”

廖昌岭大声说,“我家吴同志嫌养鸡有味道,要不然自己养鸡是最好的,随时能吃到新鲜的鸡蛋。”

“这边天气太冷,养着确实麻烦。”

说了两句闲话,廖昌岭摆摆手,转身进屋。

吴凤藻在门口等他,他一进来,吴凤藻伸手摘掉他头上的帽子。

“跟穆团长说什么呢?”

“没说什么,聊了两句闲话。”

吴凤藻说,“你回来看到了吗?他们家门口的军车上午已经开走了。”

“嗯,我看到了。”

“那姐弟俩跑的够勤快的,恐怕是一休假就过来了。”

“跑的勤快,说明两家人关系好嘛。”

廖昌岭说,“你别一天关注这些事情,穆继东一个团长,我是师长,就算他有其他关系,也和我关系不大,影响不到我。”

“你不怕他把你的位置顶了?”

“呵,你真当我这么没用?”

“不是,你不是跟我说过吗?穆继东升职太快?话别说的太满,以后的事,谁说的准?”

廖昌岭笑了笑,“你呀,都当奶奶了,想事情还那么简单。不说这个,中午吃什么?”

“土豆烧鸡。”

“这个菜可以,我爱吃。”

廖昌岭小跑两步,去厨房洗手。

吴凤藻轻笑一声,“能耐了,还知道跟我转移话题了。”

廖家吃土豆烧鸡,穆家吃飞龙养生汤,香的人抬不起头。

穆清眼睛铮亮,“妈,要是用崹人参和飞龙来做养生汤,是不是味道又要往上拔一拔?”

今天用的是普通人参,有飞龙加持,味道已经好出一大截了。

“你们父女俩要是能捡回来一只飞龙,我就给你们做。”

穆清看向爸爸,“我们要努力!”

穆继东笑道,“明天大年二十九了,后天就大年三十了,要想努力也得等过年之后。”

“也行吧。”穆清想着,这两天把做冻疮膏的药材用完。

大年二十九,大年三十,转眼就到了。

大年三十中午,穆继东把朱杰他们叫来吃一顿好的。

这边过年流行吃饺子,林玉也准备做饺子给他们吃。就做鹿肉饺子。

朱杰他们早早来帮忙,炕桌上放着收音机,热热闹闹地放着。一伙人围坐在桌子前,擀面皮的擀面皮,包饺子的包饺子,吹牛的,干活的,搞得热热闹闹。

一大锅饺子煮的浮起来,林玉摆出一溜十几个大碗,每个碗里盛上野鸡汤,再用漏勺放进饺子,一把翠绿的葱花撒下去,鲜香扑鼻。

朱杰他们进厨房端饺子,笑道,“这么冷的天,哪里来的葱花呀?”

“外面冷,屋里暖和,用木盒子装了一点土,在屋里种的。”

“嫂子厉害呀,真有本事。”

“哈哈,还是咱们南方人会过日子。”

打趣了两句,大家高高兴兴地吃了一大碗鸡汤饺子,那个味道,别提多鲜美了。

晚上后勤部还有活动,吃了午饭,大家说说笑笑一阵,穆继东塞给他们一大盒冻疮膏,“回去多涂一涂。”

“好嘞,谢谢团长。”

朱杰他们走后,穆继东跟媳妇儿和闺女说,“当领导真不容易,特别是他们跟着我来这里,要对他们负责,什么事情都要尽量替他们考虑。”

穆清轻哼一声,“爸,你这是抱怨还是炫耀?”

穆继东哈哈一笑,“你个臭丫头,说话别说的那么直白。”

在南广县的时候感受还不是很明显,来了青松岭之后,本地当兵的,跟着老领导调过来的,穆继东觉得人际关系比南广驻军复杂多了。

“你看看刑莉姐弟俩,要出身有出身,要说能力,能力也不算差,就算家里长辈舍不得他们冒险,其他任务一样没少干,也吃的亏吃的苦,现在还是个连长。”

“要换其他地方,刑莉和刑昭这样的身份,只要还过得去,也不会现在还只是个小连长。”

在南广县的时候,孙团长是领他入伍的人,有好事儿都会关照他几分。南广的司令和两个师长和他关系也好,上头有人提携,他只管好好当兵立功升职。

来了这里之后,穆继东想的就多了,要关照手底下的人,还要应对其他人的试探,次数多了,穆继东也慢慢开窍了。

“我看上面的领导们都很守规矩,很克制,暗地里拉扯不会摆在台面上,大家该干嘛干嘛。”

这是穆继东最欣慰的一点。

穆清摸了摸下巴,心里想着,这边派系多,是不是里面有很多像廖师长一样的人?

“什么样的人?”

“为了躲麻烦,从中央调到地方,人脉也跟来了?”

穆继东觉得有可能,毕竟,比起调职去西南边境这样远的地方,东北离中央更近,更方便得到一手消息。

还有就是,真想躲麻烦的人肯定走得远远的。只有既想躲麻烦,心里又没有完全甘心的人,大概会选择这里?

“爸,你别想那么多,好好干好你的工作就行了。”

穆继东逗闺女,“不催我当师长了?”

穆清笑道,“随缘嘛。这里厉害的人太多,咱们这样没什么根基的小虾米,还是老老实实做人为好。”

穆继东哈哈大笑,“你这丫头,还挺识时务的。”

父女俩也不知道什么内部消息,就是一顿瞎分析,分析来分析去,还觉得自己猜得肯定没错。

林玉叉腰,“晚上想吃什么?”

“晚上吃汤锅吧。”

“什么汤锅?”

“野鸡汤还有吗?晚上咱们用野鸡汤烫菜吃,家里有的新鲜蔬菜都弄一些。”

“那你想吃哪些菜?”

穆清趴在桌子上,“刚吃饱,现在还想不到要吃什么。”

林玉笑了笑,“那你慢慢想,离天黑还早。”

饺子真的太顶饿了,等到下午四五点钟,一家三口还没觉得饿。

穆继东穿好衣裳准备出门,“你们慢慢准备,我去朱杰他们那儿看看,跟大家说声过年后就回来。”

“好。”

穆清跑去厨房,鲜竹笋、土豆、莲藕、鱼丸子、酥肉、青笋、冬瓜、山药等等,拿了十多样出来。

“够了吧?”

“够了,晚上随便吃点,不用吃太多。”

这些菜洗的洗,切的切,等菜准备好之后,林玉准备蘸料,弄了个酸辣口的,麻辣口的,干粉碟。

外面天色已黑,响起了敲门声,林玉去开门。

“王婶子过年好。”

王婶子笑着应了声,“你们也过年后,我做了红烧肉,给你送一碗过来尝尝。”

“那感情好,谢谢了。”林玉扭头给闺女使眼色。

穆清心领神会,“妈,我们做的酸菜鱼给卓卓他们尝尝呗。”

“那你去端一盘过来,年年有余,过年不来一盘鱼不像样。”

王婶子连忙推脱,“你留着自己家吃。”

“没事儿,我家里的人爱吃鱼,我做鱼做的多,够吃。”

穆清端出一盘热气腾腾的酸菜鱼,那酸香扑鼻的味道,一闻就开胃。

想到小姐从今天中午就说没胃口,这道酸菜鱼她指定想吃。

林玉真心想给,王婶子就收下了,还叫他们明天去家里玩,大过年的串门热闹。

关上门口,林玉问闺女,“我都没想起给廖家送菜,他们家是师长,你爸是团长,怎么他们还主动给我们送菜了?”

“搞不懂。”

穆清也没想到是什么原因。

过了会儿,穆继东回来了,林玉叫他赶紧去洗手,准备开饭了。

小火炉搬到堂屋里,一锅鸡汤放在火炉子上坐着,很快沸腾起来,一样样的蔬菜放下去烫熟,裹上各种口味的酱汁,吃的人心满意足。

只爱吃肉的穆继东不停地夹菜,“还别说,在南方的时候不觉得,来了这里之后,冬天能吃到点新鲜蔬菜,真是比吃肉还美。”

林玉给他夹一条酥肉,“朱杰他们晚上吃什么?”

“食堂准备了饺子,也煮了酸菜鱼,还有猪肉炖粉条,啧,我跟着吃了一点,味道还挺不错。”

“外头巡逻的人呢?”

“巡逻在外就没有办法了,听说年前出去的人一人发了一个肉罐头,吃个肉罐头就当过年了。不过等他们回来之后还能吃一顿好的。”

白水县那边有个罐头厂,专门做军用罐头和肉肠,据说是好多年前老大哥给援建的,技术也是他们的。

“你过了年就要走?”

穆继东应了一声,“估摸着初三走吧,这次去不了那么久,我们去巡视三号防线,估计十几天就回来了。”

“那可太好了。”林玉说道,“我真怕你一走就是两三个月。”

在南方,过完年,用不了多久就会暖和起来,很快进入到春天。

在东北这边不是,纷纷扬扬的雪下到了二三月份,等到四月份才慢慢开始转暖。

在穆清这个怕冷的人眼里,所谓的转暖,大概就是从厚棉袄换成薄棉袄。

听送物资的战士们说,石磨县的学校早就已经开学了,穆清拖拖拉拉着一直没有去学校报名。

她爹年后都出了三四次任务了,家属区今天又来了一家军嫂,穆清总算肯出窝了。

站在家属区空旷的地方,她仰起头看背后的青山。

山脚下的雪化的差不多了,山上的草丛里还能看到积雪。

穆清准备这两天就去学校报个名,先把学费交了。

林玉打扫完卫生,叫闺女回来,去把她屋里的被套拆下来洗。

穆清小心地踩着湿漉漉的地面回屋,“妈,被套换了可以,先别洗,等天气彻底暖和了再洗。”

“那不行,存在那里多脏呀。”

“脏衣裳被套放桶里,我空间是静止的,就算放一年再拿出来,还是和今天一样脏。”

林玉瞪了闺女一眼,“姑娘家家的,怎么能这么邋遢?”

“我舍不得你沾冷水么。”

林玉心头一暖,“也没那么冷,地下压上来的水没有那么冰手。”

穆清不信。

娘亲执意要拆洗被子,穆清只能去厨房烧热水,然后一盆一盆地给娘亲端出去。

“够了,不用烧了。”

穆清摇了摇头,“我再烧一锅,一会儿还要用清水过一过。”

忙活到上午十一点钟,总算洗完了,后院拉了两条绳子,晾满了被套、衣裳。

“哟,洗衣裳呢?”

“是呀,黄大嫂准备做午饭了?”

“时间差不多了,我家那口子也快回来了。”

隔壁新来的邻居,黄大嫂的男人黄勋是个团长,搬来才没两天。

寒暄了两句,林玉捏捏闺女的小脸,“怎么了?不高兴呀?”

穆清摇摇头,“没有不高兴吧,心情一般。”

也不知道为什么,隔壁的廖家,新来的黄家,穆清对这两家人都没什么好感,当然,也算不上厌恶。

突然有点想念霍容时他们了。

明天去学校报名,顺便给他们寄封信吧。

扫一扫,手机接着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