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章江洛和黛玉的纠结:有声小说在线收听。
小辈们都散了,独自想了一会,贾母的心情还算不错。
云丫头虽说不分亲疏远近,一心向着薛家的丫头,但她问出那一句话,就不可能不和薛家丫头有隔阂了。
薛家丫头也算丢尽了脸。
虽然作为长辈……不该如此高兴小辈出丑丢脸。从公论,薛家丫头才十一二,却是她一直里里外外照看着她母亲,也算可怜孩子。
可薛家事先没有一句话,直接在荣国府外下车,又说什么“一应[ri]费供给一概免却,方是处常之法”,自顾自就要长住,还一来就打点了各处下人,显出薛家丫头“豁达端方”,倒句句是踩着云丫头,——可恨云丫头倒不知好赖,还一心和薛家丫头好!又顺着老二媳妇的意,做出个贴心好姐姐的模样,[ri][ri]勾了宝玉玩耍。[注
贾母活了快七十年,从嫁到贾家,做了五十来年公府媳妇,什么事没见过?薛家丫头的心思岂能瞒过她?
成[ri]黏着宝玉,虽是顺着老二媳妇的意,也是她自己的想头!也不看看,云丫头是侯门之女,和宝玉是自小四五岁上的情分,她家里有两三辈子无官无爵,现今哥哥又获罪流放了,自家连官司都摆不平,还闹得亲舅舅家都不想帮,拿什么配宝玉?
老二媳妇也是,找人和她打擂台,也不选个好些——
贾母愣神片时,突然想明白了。
宝玉是老二媳妇仅有的指望了,老二媳妇疼宝玉不比她少,怎么可能情愿给宝玉配个罪人的妹妹?
老二媳妇不过借她妹子家里别一别云丫头,孩子们还小,说亲事早着。尤其薛家丫头还比宝玉大了两岁,女孩本便比男孩更耽误不得。
今[ri]云丫头犯蠢,已经遂了老二媳妇的意,她心里到底是怎么想薛家,再看之后便是。
……
梨香院。
听母亲提起林家姑娘,薛宝钗心里再多伤心委屈,也连忙收住些,解释道:“倒没人欺负了我,只是、只是……”
只是什么呢?
只是让哥哥犯下人命官司的小丫头成了林家养的姑娘、荣国府的座上宾。只是哥哥流放的事,被当着荣庆堂里所有人——所有长辈、姊妹、下人——的面,被林姑娘说得一清二楚。
只是……只是人家说了些实话。
甄姑娘可怜,本无错处,是哥哥……咎由自取。
可今天过后,她还怎么在贾家自处?
听得去年冬天是天冷雪大,出门不便,林姑娘才连着两个月没来,不然一个月都要来一两次。林姑娘来,甄姑娘必然也会跟来了,难道以后甄姑娘一来,她就要躲到自己房里不见人?
断断续续和母亲说了发生的事,薛宝钗又忍不住大哭。
薛姨妈羞恼万分,又心疼女儿被如此羞辱,气得眼中冒火,当即便要下炕:“等我找你姨妈说说!”
“妈!”薛宝钗吓得不敢哭了,连忙死死拽住,“妈找姨妈能说什么?人家又没指名道姓,又
没直接问到我脸上,又没说一句谎话?,且还不是主动提的,是云丫头问才说!”
她又觉得回到哥哥被衙门捉去审问那天了,从头到脚都在里面发冷:“那是左都御史家的姑娘,这里荣国公夫人的亲外孙女!姨妈也只是做儿媳的,还能为了咱们忤逆婆母去吵闹吗?这事到此为止还好,再闹大些,这里彻底住不得了,咱们还是别等人撵,识趣些自己搬去二舅舅家?只怕二舅舅也畏惧得罪林大人,不敢收留!”
薛姨妈坐住了。
她转头看女儿。
薛宝钗收声,望着母亲泣道:“妈……咱们可不是仗着亲戚,在金陵无人敢惹的皇商薛家了。如今咱们撑不起门户,寡母孤女,借居亲戚家里,该……很该识趣些……省些事才好。”
“咱们家的银钱家业,还都要靠——”
好似一场当头[bang]喝。
薛姨妈终于魂魄归窍。
“我的儿……”搂住女儿,她也不禁放声大哭,“咱们母女的命怎么就这么苦——”
即便被母亲抱住,薛宝钗心里也觉得无限悲凉。
是啊,她想,为什么薛家的[ri]子就走到今时今[ri]的地步了?
是因为父亲早逝,家里无人支撑?
——不……只要哥哥有父亲三分本事,她和妈妈也不至于到如今!
她、她分明比哥哥强许多。如果她是个男子,她能继承家业——
“宝丫头,你听我说!”
顾不上擦眼泪,薛姨妈把住女儿肩头,急促道:“你哥哥混账,连累了你,害你选秀不成,亲事也不好说了。你都十二了,现在不抓紧,只怕以后更难!正好这里有个宝玉,年岁差的不多,和你又是两姨兄弟姊妹,那孩子又惯会对姊妹们温柔体贴,心里没有那么多计较,将来也不会嫌你……嫌你家里无权无势,还有哥哥是罪人……”
薛宝钗羞得不敢抬头,只[kou]中说:“妈妈怎么和我说这话。”
“我的儿啊!”薛姨妈感叹,“你不懂,女人家一辈子最要紧的就是婚事。若嫁个混账行子,三妻四妾,朝打暮骂的,纵使金银堆成山,[ri]子也不快意。我嫁了你父亲,你姨妈嫁了你姨父,都算命好,你父亲又……只可惜他短命。宝玉虽然不及你父亲,也就算好的了,你和他先相处几年,有了情分,以后成亲,也是有商有量,[ri]子顺当。”
薛宝钗只低头听着。
“再有啊——”薛姨妈擦了泪,握着女儿的手,笑道,“你说得不错,咱们如今是借居亲戚家里,名不正言不顺,等你和宝玉成了亲,这便是自己家里,哪儿还用顾虑这些?”
她又不禁畅想:“说不定你哥哥也能运作回来……”
蜜意绮思、少女心事,都从薛宝钗心底消失了。
“妈想得是好……”她又落了一滴泪,艰难开[kou],“可这里老太太且不说,连姨妈也未必愿意。”
姨妈只剩宝玉一个儿子,不喜欢云丫头是一回事,要给宝玉娶……她,又是一回事了。
“本来婚事也没有女方提的,你们都还小,咱们慢慢筹谋就是。”薛姨妈比女儿乐观得多。
她教女儿:“我想了一想,林家丫头的话到底没明说是咱家,你若躲起来,才像心虚胆怯,不如明[ri]照旧出去,该怎样还是怎样。那甄家丫头只在咱家两天,也没打骂她让她吃苦,她被拐又不是咱家的错,咱家也不欠她的!我还没找她一个祸乱人家的不是呢!你只管照常和她相处,想必她也不会怎样。真躲了一次,以后就次次都不好出来了。”
“是……”薛宝钗虽然害怕再经一次今[ri]之事,却也知道母亲所说有理。
况且她再躲,还能躲到哪去?是躲回金陵吗?
薛姨妈又道:“你别怕,我也好得差不多了,明[ri]咱们一起去,说说笑笑,只当没有今天的事。我再备些礼物给林家丫头和甄家丫头,她们这等女孩儿,最怕人以礼相待……”
薛宝钗笑道:“妈这主意倒好。”
薛姨妈怀念笑道:“这都是你父亲在的时候和我说的。他成[ri]家和那些当官的打[jiao]道,回来一点烦难也不同我说,只说今[ri]又见了什么新鲜东西,听了谁家的新鲜事,又是得了多少好处,明[ri]给我做一支什么样的钗,给你做一条什么样的裙子……”
薛宝钗也想念父亲。
若父亲还在,她一定和林家姑娘一样,想笑就笑,想生气就生气,哪怕在外和人翻了脸也全不怕……
“宝玉那块玉上听说有几个字……”薛姨妈琢磨起来,“得叫人问出来……”
……
和甄英莲安顿好,林黛玉便又带她到正房来见贾母。
史湘云住在正房东稍间碧纱橱里。远远看见碧纱橱合着,林黛玉便只往西边屋里来。
见了外孙女,贾母又更高兴:
黛玉在外人面前都这样大胆,不可能在家里反而怯懦。这般有大家小姐的气势,说起人来有理有据,不卑不亢,定然是在家里备受呵护。
比敏儿当年还强呢!
况且……她才想再打听打听那盛姑娘的事,便知道江夫人已经清理门户,赶在年前把人嫁走了,嫁去的人家还很不错。
这般恩威并施有手段,水泼不进的人,又教养得黛玉这般出挑,她还一门心思算计什么?
再伤了和黛玉的情分,才是得不偿失。
把算计的心一放,贾母越发想得开了。
见甄姑娘已经[cha]簪戴钗,黛玉还是小女孩的打扮,她便笑说:“你身子本来弱,晚一年再梳头也好。等明年后年梳上发髻,我这里还有新首饰给你呢。”
黛玉笑道:“我太太也是这么说,已经提早画好了样子,等我梳头再打钗。”
贾母笑道:“原本今年给你预备了,你用不上,明年都旧了,给你姐姐吧。”
说着,她便让丫头取了一个首饰匣来,打开,里面是全套头面簪钗,俱是花朵[cao]虫吉祥样式,有珍珠的,有宝石的,有镶嵌的,有掐丝的。她先拿起一根金镶红珊瑚梅花挂珠钗
,在甄英莲头上比,笑道:“果然合适。”
首饰取来之前,甄英莲已经推辞过两次,只是没成。第67章江洛和黛玉的纠结:有声小说在线收听。
林黛玉又在旁笑:“姐姐快拿着吧,家去我若想戴了,就去找姐姐借。”她便以礼相谢,收下了。
别家夫人也送过东西,只不过这次额外多些。若有不妥,黛玉妹妹也不会催她收了。
贾母拉她坐下,她便笑说:“原本该做几样针线来孝顺老太太的,只是我才回家不久,一应该学的还没学完,只好请老太太多等些时[ri],才能见到我的孝心了。”
“你们女孩儿家,学些女红不落人[kou]舌就罢了,谁家也不是专做这个的。”
拍了怕甄姑娘的手,贾母又问黛玉:“你姐姐学针线了,你学了没有?还是只会打结子?”
林黛玉笑说:“我父亲让我先养好身体,别把功课落下,女红的事,就且过两年再说。”
“是该养好身子……”贾母道,“可你姊妹们往来,或长辈做生[ri],总要有针线相送,你不会倒难了。”
她想一想,命:“去把青霞——就是让宝玉改了名字叫晴雯的那丫头叫来。”
林黛玉[yu]言又止。
贾母对她笑说:“这是你赖嬷嬷买的小丫头,我看了好,她就孝敬我了。在我这里几年,不提别的,针线是一等的好。本来想给宝玉使唤,他又不缺人,不如给了你吧。她在这里又没家人,你便带回家去也无妨的,以后也不用带来,叫她替你做针线就是。”又笑道:“你看了她好,愿意留着使唤,我就叫人去和你太太说。”
不能叫黛玉为个丫头为难。
黛玉贴到贾母怀里:“多谢老太太。”
贾母怜爱地摸着她的背,还没忘把甄姑娘一起搂着,不叫冷落了客人。
……
“这就是晴雯?”江洛让那丫头起来,命她上前,仔细端详一会,不由问黛玉,“我怎么看她的眉眼和你有几分像?你外祖母把她给了你倒合适。”
这就又见到一位原著里的人了?
晴雯竟成了黛玉的丫头……也真是奇妙。
黛玉笑说:“英莲姐姐也是这么说呢。”
“既是你外祖母给的人,就先领二等丫头的例吧。”江洛笑道。
就算是原著中她第二喜欢的人,在现实里也暂时没有特殊待遇。
江洛对晴雯说:“林家的规矩和荣国府不大一样,你先和别的丫头学着。荣国公夫人让你给大姑娘做针线,你就且安心做针线,别管别的事。”问黛玉:“就让山雪先带着她?”
“好。”黛玉应下,又问,“可如此一来,我身边就有五个二等丫头了……”
“五个怎么样?八个又怎么样?”江洛笑,“只要你能用得上,十二个丫头也照样使。规矩是死的,人是活的,家里就你……”
英莲还在旁边,不好说“家里就你一个”。
江洛便收住这句,往下说:“不给你破例,给谁破例?你看我院里不也多人么。”
现在是甘梨、山月、山风和在澄心院服侍的冬萱领正院一等丫头的分例,还没超人数。二等丫头就多了,加上还在英莲身边的冬月,共有七个。她们都学会了三千个字,会看账本算账了,还在继续加强文化素养。她看个个都好,根本没准备裁人。
黛玉才多超一个,算什么。
贾宝玉以后似乎会有八个大丫头伺候?
晴雯被带下去安顿。
黛玉和英莲才坐车回来,江洛让她们也快回去歇着吧。
“你娘和你姑姑都想你呢。”她笑对英莲说。
孩子才回来两个多月,就一出去三四天,封氏和魏丹烟嘴上不说,心里又在怕孩子突然不见了。
英莲也想家得很。
荣国府再富丽尊贵,也不如林府里有娘、有姑姑、还有江夫人让她安心。贾家的姑娘们虽然都很好,可夹在她和薛家姑娘、史大姑娘之间,大家都是带着小心相处……
她要同黛玉一起出去。
黛玉却道:“姐姐先回去吧,我还有话——”
“哦?”英莲怔了一下,才忙道,“妹妹说,我走了。太太,我走了。”
江洛笑:“你英莲姐姐是有些呆气。”
黛玉也笑:“英莲姐姐只是偶然有些呆,其实心里什么都明白的。”
比方去谢家那天回来,英莲姐姐就问她,到谢家回门的那位不是沈夫人亲生的、谢氏族里的姑太太,是不是不喜欢太太,不喜欢林家?
她也不大知道内情,所以不能回答英莲姐姐。她问了太太,太太只说不相干,不必管。
她就知道,又是小孩子听不得的事了。
她现在想问的话也——
“还有什么话,说呀!”江洛笑问,“你怎么也和英莲似的发起呆了?是不是她把呆气给你传上了?”
“太太!”黛玉下榻,走到江洛一侧坐下,看了看服侍的姐姐们。
“好——”江洛命,“你们都出去。”
甘梨笑盈盈带丫头们都退出去了。
太太和大姑娘更好了。真好。
什么时候太太有了自己的孩子,那才更好呢!
可惜……她是不敢劝了……
哎……
“这回没人了,”江洛搂住黛玉,“快说吧,还磨蹭?坐车回来不累?”
“那我说了!”林黛玉清了清嗓子,问,“太太……是不是很喜欢孩子?”
“……啊?”
江洛发出了和英莲差不多的声音。
“怎么突然这么问?”她不知道怎么回答。
其实……她不是很喜欢小孩……
现在她喜欢黛玉,“爱”黛玉,是因为她们有许多年的感情。
而且实际上,当年是黛玉先对她伸出了手。
喜欢以熙,大半是因为对嫂子的爱屋及乌。
喜欢英莲,首先是因为英莲的确身世可怜,惹人怜爱,虽然历经苦楚,却仍有一颗纯真的心,聪明又体贴,懂感恩还有愿意积极向上的[jing]神,为人也配人疼。其次,她看过原著,对英莲更多了一份同情。而且英莲去年到林家已经十一岁,今年十二,在这时代已经不算小孩子了,便是在现代也快上初中,和喜欢孩子不是一回事。
但直说她不喜欢孩子……感觉会让黛玉伤心啊。
江洛的纠结看在黛玉眼中,又变了一重意思。
太太果然很喜欢孩子……就像外祖母一样,喜欢小辈绕膝,所以分明没有血缘,也对她和英莲姐姐都那么好……
所以……是不是顾及她才……
她的话该怎么说呢。
黛玉苦锁眉头好半晌。
江洛越发摸不着头脑。
她又不能真的直接说她不喜欢孩子……尤其是一两岁话都听不懂只会哭闹,和四五六七八岁……不懂事狗都嫌弃的那种……只能稍微催一催:“黛玉?”
“太太,我很喜欢有弟弟妹妹的。”黛玉抬头,坚定地说。
“哦?”江洛又发出了英莲的声音。
“……啊?”
江洛心里一抖。
黛玉……难道是在催生吗?!